記者採訪 台灣新聞雲報 2025-10-16 于北辰議員質詢交通局「貨車占道威脅行人安全 重劃區與捷運站周邊成隱憂」 [台灣新聞雲報]記者王俊欽/桃園報導 桃園市重劃區民眾反映,建案工地周邊常有大型貨車停在人行道上,不僅造成行人必須繞到車道上行走,也導致人行道磚破損、道路塌陷,形成道路危安事件。目前依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第55條,大貨車違停罰鍰僅600元,對營造業者而言形同「停車費」,毫無嚇阻力。于北辰議員建議:提高罰則與加重責任主體 建議市府向交通部提案修法或制定自治條例,針對工程車或貨車占用人行道違停行為可提高罰鍰,追究工地主任或建案營造商連帶責任,以工程管理的源頭控管車輛進出。增設「工區臨時停車調度區」 都發局與交通局共同規劃在建案集中區域(如小檜溪),設置臨時貨車停靠卸料區,以減少投機產生違停事件,並要求建商繳交工地交通維持計畫,明定貨車調度時間、行車動線與停靠規範。 于北辰議員提出科技執法與舉發加嚴 在違停熱點裝設AI影像辨識違停系統,結合移動式監錄車即時舉發,並公布「違停黑點地圖」,促使業者自律。道路修繕與責任回歸 針對因貨車壓損人行道、排水溝蓋或柏油層之情形,應依照《道路挖掘管理辦法》要求施工單位修復與賠償,不可再由公帑吸收。這不是單純的違停問題,而是人命與安全的問題!重達數十噸的貨車壓上人行道,對老人、小孩就是潛在危險。本席建議研議提高罰鍰、建立工地責任制,並以科技取締取代人力疲於奔命。小檜溪是新興重劃區,應該是示範區,交通安全的維護尤為重要。 桃園捷運綠線工程15B-G11站預計於明年正式通車,將成為大桃園交通網絡的重要節點。另本席接獲民眾反映,周邊施工區仍有人行動線未明確串接、工區貨車違規停放、行人被迫走上車道等情形,影響通勤族與周邊居民安全。各站出口800公尺範圍內之人行通道整體規劃為何?是否已與工務局、交通局及都發局協調,確保通車後人行道、騎樓連通性與周邊道路銜接?有無針對學區、住宅區、商圈規劃安全行走動線或「行人優先走廊」?現行施工區之工程用車通行路線、臨時停靠區是否已明確規劃?是否有派員巡查與開罰紀錄? 捷運工程本席建議從短、中、長期來執行:完善人行環境串接計畫(短期) 通車前應完成「站點周邊800公尺行人通道串接檢核表,盤點缺口、破損、無障礙通道、照明與導引標誌。落實工區交通維持計畫(中期) 要求各標案廠商繳交「工地貨車調度與停靠管理計畫書」,由捷工局審查、交通局核備。建議設置「臨時貨車卸料區與禁停區劃設圖」,防止重車占用人行道。導入科技執法與社區通報機制(長期) 於人行道違停熱點設置AI影像辨識監錄系統,自動舉發大型車違停。建立「工區違規通報APP」機制,讓民眾可即時上報施工車輛占道情形。建立通車前「人本交通稽核制」 通車前半年,請捷運工程局聯合交通局、工務局共同執行「行人安全模擬稽核」,針對出入口、人行道連接、無障礙設施、夜間照明等項目逐一檢查, 未達標者應於通車前完成改善。「捷運不只是通車,更是城市步行的起點。」桃園綠線即將成為市民每日通勤的重要路網,請捷運工程局,務必在通車前落實人本交通理念,讓市民下捷運、出站後,能安心走、平安回家,這才是桃園捷運成功的真正意義。 這篇文章 于北辰議員質詢交通局「貨車占道威脅行人安全 重劃區與捷運站周邊成隱憂」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。 返回